你我都可以成為斜槓青年
更新日期:2018年11月6日

斜槓青年 — 這一年在台灣相當紅的名詞,往往是現在年輕人嚮往的目標。
原因來自於這本書的出現:
“ 斜槓青年:全球職涯新趨勢,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 ”
作者原本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,但在為別人上班的過程中覺得不快樂,
每天朝九晚五地為別人工作著,領著別人給的固定薪水過日子,
直到有一天她下定決心辭了工作,開始身兼多職地經營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這時候一切都變了...
每天叫醒自己的是夢想,
每一筆賺到的錢都給予自己真正的價值與意義。
我就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吧!
我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斜槓人,
白天我是IC design house的前端工程師,
下班後變身成為專職的程式家教老師。
在四個月內上了超過100堂家教課程,
同時間內最多有八個學生在跟我學程式。
學生們大多是想要進修程式技能的社會人士,
甚至有個學生學了四個月後找到了工程師的新工作,
如果對於我的家教資料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的Instagram@ tutor_techo
當然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收的到學生的,
我的履歷大概放了兩個月才有收到我第一個學生。
那時候沒想太多就先教了,
這個學生在104上給了我非常好的評價,
後來就越來越多人找我學程式。
那我為甚麼會選擇家教來斜槓呢?
首先先聲明我只教程式,也就是專職的程式家教。
由於寫程式對我來說是每天要做的事,
我結合我的專業與教學能力塑造出這樣一個斜槓身分
我推薦大家一本書:
“ 立刻幫自己加薪:低成本、零風險、不怕失敗,1個月微創業完全攻略”
詳細的書評之後再獨立一篇來寫,
大致上的重點就是你要徹底思考你身上所具備那些技能。
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,
一定可以找到某些自己比較擅長的能力,
可能是你自己都覺得不足掛齒的小能力,
但這就是機會!
你會但別人不會!
這中間就出現了交流的機會,
這本書中主打三大訴求:
創業成本低於台幣3000
24小時內擬定創業計畫
1個月內做出成績
如果這項計畫在三個月內沒有任何成果就果斷放棄,
老實說除了自主的努力之外,
這項微創業的成本非常低。
如果你看完書後有任何想法的話,歡迎與我討論。
這個其實是比較適合這個低薪時代的微創業。
那如果今天你是有更長遠的夢想,
一開始就打算長期抗戰創辦公司的話,
有一本書我也很推薦:
“ 行銷點子製造機:商業周刊30週年最強行銷點子精選”
這本書裡很精確地分析市面上各種成功案例的原因,
當然之後我再來細談這本書,
但如果你現在就有任何創業的想法的話,
麻煩請你好好檢視自己的這個想法到底哪裡與眾不同。
別再跟我說要開咖啡廳了!
那到底要怎麼成為斜槓青年呢?
第一種類型 : 穩定收入 + 興趣愛好
我目前就是屬於這一種。
擔任家教時我也發現我對於教學的熱忱,
所以在指導別人寫程式的過程中我是感到蠻快樂的,
可以算是下班後唯一的樂趣吧。
第二種類型 : 右腦 + 左腦
這是一種理性與創造性共同發展的模式。
例如 : 工程師 + 戲劇導演
擔任工程師的時候用工程腦理性處理事情 ;
擔任導演時可以享受情感的各種波動。
第三種類型 : 大腦 + 身體
這種模式可以讓人在腦力和身體相互切換。
例如:技術顧問 + 健身教練
想必大家辦公室坐久了,
如果對於運動上有研究,
上班之餘能夠有身心並行的發展當然不錯。
第四種類型 : 寫作 + 教學 + 演講 + 顧問
這應該是目前最厲害的組合了,
也是我的最終目標。
完全是一個自由派的生活,
百分之百掌控自己的所有時間,
只要你有相對應的專業技術與技能,
就能結合各種領域的斜槓組合。
第五種類型 : 一項工作多項職能型
CEO就屬於這種,
一個人具有技術、專業、行銷、未來視野的能力。
雖然只有一個title,但其實是需要全方位的能力。
接下來要講的事情非常重要,
斜槓青年完全不等於兼職青年,
如果你今天只是想要在下班後去便利商店,
或是去當UBER司機,
那完全不叫做斜槓,
那只是一個浪費你年輕時光的工作而已。
真正的斜槓是建立在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來創造多元組合的工作,
除非你是對服務業感到有興趣,
要不然我非常不建議你在台灣從事服務業。
我剛剛也有說到,我的斜槓是基於我本身的專業就是寫程式,
教別人寫程式的門檻當然不會從0開始,
而在教導別人的過程中我也找到了樂趣,
並且逐漸累積出我在家教業中的專業度,
在閒暇時間我也不斷學習新的程式語言。
像是Google Go語言就是我新學會的程式語言,
下班後除了學習投資之外也要在自己的本行裡面有所發展。
關於一個人的自我優勢在哪裡,
我想只有自己最清楚。
如果你對於斜槓有興趣,
但認為自己的能力還不夠的話,
就用下班時間多充實自己囉~